什麼是雞眼?
雞眼是腳底受到壓迫、摩擦後,皮膚因為自我保護機制而不斷向下變厚、變硬,最後形成一種角化的組織。雞眼最大的問題就是會痛,而且很難完全清除,所以即使把表皮清理掉,底下還有一層,若再一直往下摳,就很容易傷害到旁邊正常的組織。
引起雞眼的原因有哪些?
雞眼是由於皮膚長期受到壓迫或摩擦,造成局部角質增厚而引發,大部分是因為穿了太緊或太硬的鞋子,或走路時重心偏一邊,也有些人是足部關節、骨頭變形,造成足底某一處受的壓力特別大,像是拇指外翻、扁平足等。 由於皮膚受到壓迫,雞眼角質會一層一層不斷向下增生,愈往下開口愈小,像倒過來的圓錐,最深可能壓迫到真皮層。
雞眼病患會有哪些症狀呢?
皮膚出現看似透明且中心有凸起的黃白色硬顆粒,表面摸起來平滑,會造成患者疼痛。
雞眼是如何發展的呢?
症狀無進程。
疾病發生部位
腳底、趾背、趾間、腳後跟等處。
雞眼要如何診斷呢?
診斷方式可以刀片削除病變的表面,會有不同的發現,如果出現白色硬固的核心,是「雞眼」; 如果出現黑色出血點或是黃褐色小點群,則是「疣」。
雞眼要如何治療呢?
- 輕微雞眼:溫水+毛巾+雞眼襯墊
輕微的雞眼可以自己去除。方法很簡單,先將腳浸泡在溫水中約10~20分鐘,等腳皮摸起來變軟,拿乾淨的毛巾或去角質磨石,輕輕在雞眼表皮處搓揉,每次清理時不可太大力,不需把雞眼完全磨掉,只要表面不凸起即可。
擦乾腳後,再貼上市售的雞眼襯墊(中間空心狀,不含藥物的棉質圈墊),避免雞眼因持續摩擦、壓迫惡化。
- 雞眼藥膏、雞眼貼布:
藥局可買到的雞眼藥膏、藥水或雞眼貼布,主要成分是水楊酸,利用弱酸性緩慢腐蝕雞眼,雞眼貼布則是像OK 繃一樣,貼布中央含有藥物,輕微的雞眼使用1 ∼ 2 天之後會看到雞眼慢慢變白,等到逐漸變軟後,就會自動脫落。
- 冷凍療法:
門診中最常見的方式是冷凍治療,效果比擦藥好,缺點是非常疼痛。使用DIY方法治療超過一個月都還沒有好轉,或者雞眼範圍很大,最好趕快就醫,或一開始就請醫生幫忙。
冷凍療法是利用零下196度的液態氮低溫破壞雞眼組織,讓雞眼壞死後逐漸乾掉脫落,重複幾次後,雞眼就會逐漸消失,不過最深的地方仍會有殘留的角化組織。
冷凍治療的時間因雞眼的深淺而異,最快1個月,也有人得花上4個月,甚至更久的時間。冷凍治療可等壞死的組織完全脫落,傷口也較不痛後再做下一次,大約1∼2週做一次就好。
如何預防雞眼發生?
簡單預防復發方法包括選擇合腳的鞋子,也可以使用雞眼護墊分散壓力,若是由於骨骼結構異常,程度嚴重者,有時需要特殊訂製鞋,或者手術矯正,才能有效解決。
得到雞眼後,應該要怎樣保養呢?
若換穿較柔軟的鞋後雞眼仍舊持續復發時,最好找復健科、足踝外科或骨科醫師診斷,看是否需要調整姿勢或動手術改善。
這些人得到雞眼機率很高!
- 骨骼結構異常者
- 常穿過緊、過硬鞋子者
雞眼會有哪些併發症呢?
蜂窩性組織炎:
有些患者會想嘗試剪下雞眼或是用手硬摳,不小心弄傷周邊的正常皮膚,若造成細菌感染則可能演變為蜂窩性組織炎,就需特別照顧與治療,以防更嚴重的感染疾病。
貼心提醒
請注意,並沒有任何一種或一組方法適用於所有病人,一般表格內建議的治療方法並非絕對不變, 請您務必與醫師充分討論。
參考資料